四川省邛崍市第一中學師資力量_辦學理念_辦學目標

邛崍一中成立于1907年,歷經(jīng)風雨,學校也已成立了111年,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。學校教學成績優(yōu)異,不僅為國家和社會培養(yǎng)出了一大批的優(yōu)秀人才,還在2002年成為了首批的“四川省示范性高中”,我們非常的自豪。2009年,我們的新校區(qū)建成,占地面積達到150畝,學生總人數(shù)達到3200多人,我們正在為取得更好的成績而努力著。

師資力量

邛崍一中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,現(xiàn)有教職工260人,特級教師5人,成都市學科帶頭人10人,國家級、省級優(yōu)秀教師14人,成都市優(yōu)秀教師36人,高級教師56人。為使更多的老百姓子女享受優(yōu)質的教育資源,發(fā)揮名優(yōu)教師的示范指導作用,實現(xiàn)“名師創(chuàng)造名校品牌,名師支撐學校發(fā)展,名師造就一流人才”,樹立“標桿學校”教育品牌的目標,該校從外地引進名師,如特級教師張煉、高級教師高明秀,從外校引進了如高埂中學的石擁軍、魏毅德老師,邛崍二中的林超凡、孫玉祥老師,平樂中學的尹淑媛老師等一批知名教師,今年該校仍然繼續(xù)大量引進外地、外校的優(yōu)秀教師充實09級教師隊伍。該校推行導師制,通過導師引領,校本教研,教學建模等對青年教師進行重點培訓培養(yǎng)。

辦學理念

核心理念

崇仁厚德 臻于至善

“崇仁”,既有以“仁”為高之意,也有崇尚、尊崇“仁”之意。它昭示邛崍一中堅持“仁愛”的理想,追求人性的美好與崇高,追求人的全面、自由發(fā)展,力圖達到文化教育“真、善、美”的最高境界。同時,“崇仁”也是對學校優(yōu)良辦學傳統(tǒng)的弘揚,是對學校所有辦學實踐的總結。“崇仁”就是以人為本,以人的尊嚴、人的價值、人的幸福、人的發(fā)展為學校辦學的出發(fā)點和歸宿。

“厚德”,源自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;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。”天高行健,地厚載物;君子之厚徳,就如大地一樣胸懷廣闊。“厚德”,就是讓學生具有理想信念、公民素質和健全人格。一方面,培養(yǎng)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守法、誠信、勤儉、互助、感恩的道德品質,弘揚、培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,促進學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。另一方面,加強理想信念教育,堅定學生對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領導、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念和信心,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。

“臻于至善”,展示的是追求卓越的過程,邛崍一中決心瞄準全國教育先進水平,立足四川教育實際,不斷提高學校自身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;“臻于至善”,還昭示一種永不止息、創(chuàng)新超越的“進取”心態(tài),體現(xiàn)一種“上善若水”,澤被萬物的理想境界,是一種對完善、完美目標孜孜不倦追求的崇高精神。

學校精神

仁愛

邛崍一中的仁愛精神:廣博包容 質樸大氣

廣博包容,展現(xiàn)的是一種包容萬象的胸懷、氣度,既吸納古今百家之長,又博取中外經(jīng)典之優(yōu)。邛崍一中的管理者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,把“仁愛”精神貫徹到學校工作的每一個細節(jié),使“愛”流淌于校園的每一個角落。

質樸,推崇的是“真、善、美”,因為一切“真、善、美”的言行都是質樸的,也是永恒的。大氣,追求的是像大地一樣的厚實和順,容載萬物、兼善天下;大氣可以使學校保持高端、品牌與特色,大氣更能使學校承載歷史的使命和重任。

廣博包容、質樸大氣之仁愛精神,是學校的寶貴精神財富。正是仁愛精神,鑄就了學校的優(yōu)雅與高貴,鑄就了學校的品牌與特色。廣博包容、質樸大氣,體現(xiàn)了“海納百川、有容乃大”的氣度,表明了學校與時俱進的雄心壯志和創(chuàng)建四川乃至全國名校的不懈追求。同時,激勵管理者以博大的胸懷、包容的心境、質樸的態(tài)度和大氣的魄力來決策學校事務,激勵廣大師生以志存高遠的理想和矢志不渝的追求來完善自我、精彩人生。

校訓 

進德修業(yè) 勵志篤行

進德修業(yè),就是要培養(yǎng)自己的崇高思想品德,成就 “愛國守信、明禮誠信、團結友善、勤儉自強、敬業(yè)奉獻”的基本道德規(guī)范;同時,還要終身學習,不斷進取,既具有廣博的知識,更具有機敏和智慧。進德修業(yè)體現(xiàn)了邛崍一中人的道德理想、事業(yè)追求、學業(yè)成就和歷史責任。

勵志篤行,即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,樹立教書育人、為國育才的責任意識,樹立為人民、為國家、為社會服務的崇高理想;同時還要做到“知行合一”,崇尚實干,踐行理想,行勝于言。勵志篤行是邛崍一中人精神面貌和行動理念的真實寫照。“勵志篤行”遙承魏了翁鶴山書院“知行合一”的風尚,體現(xiàn)了邛崍一中辦學淵源的歷史繼承性。

校風

唯實唯真 尚善尚美

唯實,即一切從實際出發(fā),尊重事實,尊重規(guī)律;唯真,即踏踏實實做人,認認真真做事。

尚善,就是要有崇尚良善的情懷,修感恩之心,去惡守善;修敬畏之心,去亂守戒;修寬容之心,去怨守和;修平常之心,去欲守靜。

#p#分頁標題#e#

尚美,就是要有崇尚美好的心靈,要有正確的審美觀念和高尚的審美情趣;要把自然美、社會美、藝術美內化為人生修養(yǎng);要保持積極向上、奮發(fā)有為的精神境界。

教風

嚴謹謙和 高學正身

嚴謹,即嚴密謹慎,一絲不茍。謙和,即為人謙讓而平和。品德高尚的教師,既治學嚴謹,又為人謙和。高學,意為有才華,有見地,具備較強的業(yè)務素質;正身,意為有人品,有修養(yǎng),具備為人師表的道德素質。

嚴謹謙和、高學正身就是踐履“崇仁厚德”的辦學理念,就是躬行“潛心教書,靜心育人”的教學主張,就是達成“德能正其身,才能稱其職,筆能成其文”的示范標準,彰顯了邛崍一中人把教師職業(yè)理想和職業(yè)道德完美統(tǒng)一的情懷。

學風

求真循理 慎思知明

“求真”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,要不斷追求真理,探索真知,勇于改正學習過程中出現(xiàn)的差誤。“循理”則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,尊重學習規(guī)律,循序漸進,探明事理,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。

“慎思”是說在學習過程中,應勤于思索,善于思考,創(chuàng)造科學的學習方法,以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。“知明”既有“知行合一”之意,又含讀書、做人所追求的目標。

“求真循理,慎思知明”,揭示了邛崍一中人的學習理想,展現(xiàn)了邛崍一中人的學習情懷,踐履了邛崍一中人的學習追求,躬行了邛崍一中人的學習人生。[2]  

辦學目標 

搬入新校區(qū)后,學校堅持“以人為本、教育服務、全面發(fā)展”的辦學理念。搬入新校區(qū)的短期內力爭實現(xiàn)“三個突破”,即:教師隊伍建設上的突破、教學過程管理上的突破、學生行為習慣養(yǎng)成上的突破,努力將學校辦成學生成才、家長放心、社會滿意的一流高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