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對音樂教育開始的合適時間的調查

重慶幼師學校表示:幼師專業(yè)有人說學習技藝應該從6歲的6月6日開始,直到現(xiàn)在,有的父母仍然遵循這個傳統(tǒng)。兒童學習技藝真的必須從6歲的6月6日開始嗎?搞音樂從10歲或20歲開始,就不行嗎?舉例來說,男聲的低音,如果不是在青春期以后,音域就達不到那么低。因此,低音是不可能從兒童時期就開始練習的。同樣,像大提琴,孩子的手指短,夠不著,這樣的樂器也練不了。盡管說從小學習音樂好,但是因為兒童的手小,聲音高,有的音樂項目無論如何也是搞不了的。在兒童還未長大,可以搞點力所能及的音樂活動。在不能發(fā)出低音以前,可以練習男高音,在不能拉大提琴之前,可以拉小提琴。

幼兒音樂教育根據(jù)鈴木鎮(zhèn)一的才能教育系統(tǒng)學說,在兒童的手還拿不了正規(guī)的小提琴以前,先讓他們用1/2、1/4或者1/8這樣小的樂器。從兩歲開始學習拉小提琴,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。4歲兒蜜也能拉巴赫的曲子。該系統(tǒng)已受到全世界的注目,并被歐美所采用。但是,才能教育的要點,不只是制作小的提琴,讓兒童從小開始練習。重要的是,選擇最低限度的重要的曲子,制訂學習計劃,讓兒童在家中反復多次地聽這些曲子的示范演奏錄音。在演奏訓練的基礎上,反復聽錄音,以加深記憶,利用這種形式,來鍛煉耳朵的聽力,最后達到能辨別出錯誤。

在鋼琴的早期教育方面,采用各種各樣的系統(tǒng),進行音感訓練,也取得了成效。讓兒童聽各種各樣的和弦,然后說出其音名,或者把它寫下來。如果順利的話,通過訓練,到6歲,孩子基本上都能馬上說出和弦的音名。

絕對音感的訓練問題。所謂絕對音感,例如:如果讓發(fā)“La”音,能夠發(fā)出La高度的“a—”音的能力(稱為能動性絕對音感)或者是聽任意一個高度的音以后,能立即說出其音名的能力(稱為被動性絕對音感)。兩者都不需同其它音進行比較,只聽一個音,就知道其音名。這正像普通人能看到種種與光的頻率相應的顏色一樣,同音的頻率相應,能知道是像“do”,還是像“la”。莫扎特很小的時候,就有絕對音感,這是有名的。從絕對音感與血統(tǒng)關系的調查結果看,絕對音感具有遺傳性。